欧美经济回暖,节日玩具出口看好
American and European economy is reviving, making holiday toy exports promising
文/本刊编辑部
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广东出口圣诞用品40.3亿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8.9%。从今年4月份起,月度出口值开始逐步攀升,至8月份出口18.8亿元,刷新去年以来的月度出口记录,同比增长29.9%,环比增长59.9%。其中,对美国出口圣诞用品22.2亿元,增长28%;对欧盟出口7.2亿元,增长30.2%;对上述市场出口合计占73%。同期,对伊朗出口2.8亿元,激增5.7倍。
无独有偶,今年1-10月宁波口岸出口圣诞用品2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5.6%。其中,自6月起连续5个月增速保持两位数。主要出口至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出口值分别为9.8亿元、6.5亿元和2.5亿元,分别增长23.3%、5.8%和1.1倍,三者合计占出口总值的69.9%。同时,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表现抢眼,对巴西出口1.6亿元,增长53%,对哥伦比亚出口6348万元,增长1.1倍,对秘鲁出口4422万元,增加41.9%。
这个现象在10月27日闭幕的广交会上表现明显,对于广交会二期的参展企业来说,欧美市场是重中之重,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欧美经济复苏加快,中国玩具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欧美经济回暖,玩具出口订单增多
今年前三季度,在欧美经济回暖的情势带动下,国内各主要玩具出口地均出现订单增多的情况。其中,欧盟市场与中东等新兴市场订单数量增长明显。在今年出口的圣诞玩具中,自主研发的玩具产品占据主要份额。越来越多的玩具出口企业注重开拓产品的文化内涵,引入新型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抢占国际市场。比如,广东、宁波、义乌等地出口增长明显,随着万圣节、圣诞节的到来,又一季玩具消费热潮掀起。
来自宁波姜山镇的小星星车业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玩具童车主要出口欧美地区,该公司外贸部门负责人艾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年当中的第三季度是玩具出口量最大的时段。玩具作为敏感的儿童用品,国际市场针对其技术壁垒不断。前几年,由于企业自身准备不足,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很多企业对高风险产品不敢接单,或是生产之后无法顺利出货。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有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首件鉴定、高风险物料控制、溯源管理建设等全过程按进口国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从目前来看,今年的圣诞玩具订单量总体保持平稳,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出现下降。”在连续近5个月的供货中,锦信有大约60%的玩具销往欧盟。以往,公司出口美国份额约占整体出口量的30%左右,但今年全年预计不会超过10%。反而是此前低迷的欧盟市场,今年订单量猛增30%左右,成为公司的第一大出口地区”泉州锦信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长生表示。
“今年的圣诞帽、圣诞彩灯等出口形势还是不错的。”娜娜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娘,她表示,上半年外贸单子惨淡,让她对今年的圣诞市场不太有信心,然而9月初开始,各种圣诞用品的单子便“热闹”起来了。她透露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出了价值300多万的圣诞用品,基本都是美国的订单。”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欧美市场的节日礼品出口都有所增长,但与欧盟市场相比,今年我国圣诞玩具出口美国订单增长不是太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为填平国内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的沟壑,不少出口企业每年都会将价格上调5%左右。美国客户与欧盟客户相比,在同一款产品的价格接受度方面大概低10%左右,所以,有些企业即使是有些美国老客户的订单,也不得不放弃。
拓展出口产品文化内涵,自主研发产品出口增多
随着人民币汇率、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玩具出口利润空间不断下滑,很多出口企业都面临“无订单”和“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玩具出口企业越来越注重开拓出口产品的文化内涵,引入新型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来抢占国际市场。这种趋势在今年愈发明显,从今年圣诞玩具出口的产品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自主研发的玩具产品占据了主要的份额。
“今年的玩具订单比去年增长了10%。”立本集团温州玩具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室内蹦床是今年开发的新产品,市场反响很好,受到很多国外客户的青睐。“我们公司一直以生产圣诞老人主题水晶球而知名,在经历多年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后,企业从去年年底开始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用工压力,还让以往需要费时4-5天的雕塑流程缩减到不足1天” 福建礼品企业泉州顺美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广州一家玩具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玩具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一般2-3年就会全部更新,去年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自主研发电子发声玩具,到今年已经有100多款玩具可供出口,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每年都会更新产品,因为产品好不好卖,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
除了围绕产品本身的安全质量、外观设计、创意功能下功夫外,越来越多的玩具出口企业开始在自主品牌方面进行尝试。比如恒盛玩具公司通过创新自有品牌“爵士兔”,1-9月出口额达2164.59万美元,同比增长32.18%;力利玩具公司与“奇幻龙宝”合作的玩具车迅速在国际市场打开知名度,1-9月共出口860.12万美元,增长31.90%;泉州嘉利儿童用品公司率先与奔驰、路虎、奥迪等多个世界名车品牌进行授权签约,目前已成为国内拥有授权、款式最多的名牌童车生产企业。
从事遥控飞机和玩具制造的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周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家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出口企业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美元。在工厂人数达到1200人的顶峰之后,企业的扩张重心从生产线转移到研发队伍上。现在这家企业在美国拥有软件设计工作室,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对于中国玩具行业来说,依靠低成本竞争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销售额的3%-5%用于研发,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行业通则。”周光华说。
出口企业信心回升,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与第三季度全国各玩具出口地外贸表现出来的“亮眼”相呼应,权威部门开展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问卷调查表明,企业出口信心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回升。
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显示,9月份浙江省企业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2,较8月份上升1.5,这是连续两月下滑后的首次反弹。海关统计分析专家表示,虽然上述几项指数仍位于荣枯线50以下,但这些指标的回升反映出外贸出口出现筑底回升的迹象。
尽管如此,海关统计专家分析认为,9月份外贸增长与季节性因素密切相关,从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外贸形势依旧严峻。一方面,外需疲软的形势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在欧美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涉华贸易救济措施也呈现出激增态势;另一方面,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商持续观望期变长,小企业难以接到圣诞订单
“以往6、7、8月是传统圣诞出口旺季,欧美圣诞产品一般在这个时节密集敲定订单。今年变成了7、8、9月了。”义乌有利德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陈浩表示,之所以延后,因为外商可能在持续观望。
陈浩说:“虽然今年总体来看订单量跟去年相差不多,但是依然觉得生意难做。一方面,国外零售终端的压力比往年大,国外客户观望期变长,此外,外商的结账周期从几天变成了几个月,资金周转压力大。”
圣诞行业资深人士陈金林此前担任过多年的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一职。据他判断,总的来说,今年圣诞用品出口跟去年相差不会太多,不过,“中大企业还可以,小企业比较难。”陈金林解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中大型企业产品种类丰富,而小企业产品单一,这是硬伤,即便面对大单子小企业也拿不下。按此行情发展下去,狼吃羊的生态链将很快形成。
第二、综合成本逐年上升,一些订单外流到印度越南
义乌海关的统计分析专家认为,圣诞用品出口下滑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国内劳动力、用地等综合成本逐年上升,一些长期订单持续流向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印度、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
此外,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后,6月以来再度出现连续较大幅度上涨,双向波动导致企业难以做出预期,影响到准确报价,结汇风险被推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企业更愿意接短单小单。加之大部分圣诞用品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品牌,企业议价能力不足,利润较薄,汇率波动对利润影响较大。
第三、产品利润越来越薄,出口企业进入调整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兴起,外商越来越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接与厂家接洽业务,从而获得更低的报价。在新模式下,规模较大,兼具生产、销售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更明显,而缺乏销售渠道的小型生产企业,以及没有生产能力、议价能力弱的经销商则面临被洗牌的风险。
在义乌生产经营圣诞用品十来年,智博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马总说,现在的老板很难当,“以前公司老板很潇洒,现在必须得到一线盯着,计算着如何节约成本。”马总说,如今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圣诞礼品企业有600来户,早个五六年,这个数字只有100来户。同行竞争相当激烈,直接反映在利润上。“越来越薄,早个五六年,利润有30%-40%,现在只有10%-5%。”
结语:
随着欧美经济的持续复苏,节日礼品的出口会逐渐增长,但是这些产品大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利润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8月,全国已有17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节日礼品的原材料价格也在高位运行,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利润被挤占。此外,随着我国相关生产成本的上升,一些订单持续流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印度、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制约我们节日礼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摆脱这种低附加值的产品形态,我国的玩具生产企业已经在进行诸多的有益尝试,比如打造自主品牌,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等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尝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摆脱廉价的低成本竞争模式,我们才能打造自主品牌,区隔与其他新兴加工市场的价格竞争,使整个玩具礼品产业步入正轨,得以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