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渗透玩具市场
——玩具或成互联网企业的下一个“风口”?
Internet thinking penetrates toy market
——Will toy industry become the next “outlet” of Internetenterprises?
文/本刊编辑部
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是第一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互联网盛会。峰会汇聚了全球网络界领军人物共商发展大计,首次全景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理念和成果。
当前,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已经来临。2014年,全球网民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在本届大会上,全球网络领军人物纷纷就行业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互联网颠覆了众多传统行业之后,国外的谷歌、苹果、索尼等,国内的BAT 、360、乐视和小米等互联网大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玩具行业,使得有玩具业内人士高呼“玩具或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下一个风口”。虽然很多企业希望能够站在行业爆发式增长的“风口”,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率先有机会、把握机会的总是那些有规模、有实力、有资金、有人才的互联网巨头企业。
这些互联网企业曾经颠覆了诺基亚、夏普、金山等传统行业强者。而这次,他们能否成功颠覆美泰、乐高、万代等玩具业巨头,这或许是2015年的最大悬念。
“亲子玩具”搭上互联网顺风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玩具市场将迎来互联网的洗礼,而在亲子玩具领域尤为如此,未来该领域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我国亲子玩具市场规模巨大,潜力无限。一方面,庞大的婴幼儿人口基数与稳定的增长水平奠定了亲子玩具市场的坚实客户基础。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数量高达7000万,0-6岁的幼儿约有1.8亿,且每年新增人口达到2000多万。根据业内权威机构估测,2013年亲子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00亿元。而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亲子互联网经济”必将爆发。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线下线上的教育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口号印证了“亲子教育”市场的火爆程度。
其次,儿童玩具市场逐渐成为刚需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玩具市场消费总额约为310亿元;在未来三年内,这一市场或将突破1000亿元消费大关。与此相对照的是,亲子玩具市场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其市场开发率不足1%。业内专业人士指出,玩具市场有望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亲子类、生活服务类产品将成为孵化的重点。
再次,亲子玩具市场涵盖领域甚广,涵盖玩具产业链的上下游及亲子的各个分支,例如早教、亲子玩具、亲子教育视频等都是等待创业者去挖掘的巨大机遇。
互联网大佬纷纷聚焦亲子玩具市场
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智能硬件方面着力,这折射出互联网大佬们对亲子玩具市场的聚焦程度,也给予我们很多遐想,这些互联网巨头到底要怎样去颠覆传统的玩具行业?
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公开场合表示,现在互联网公司做智能可穿戴产品是一种趋势,但很多健康监测类产品由于并非刚需产品,使得其市场前景黯淡。而儿童智能手表可以为家长提供安全监控服务,产品可以培养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刚需”,这样可以拉动整个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
乐视则炮轰玩具行业,认为现有的玩具产品阻隔了亲子关系,他们希望通过硬件、软件与互联网内容和服务一体化来改善现状。
小米科技的雷军则表示“我接触过的早教产品很多,一些产品花样多但毫无一点实用价值,他希望小米和一些有实力的品牌合作,给一些妈妈提供一些开拓性的产品”。
无论是360、小米,还是乐视,他们都曾以互联网模式颠覆所在行业的格局,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产品体验。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玩具市场同样会被这些创新型的互联网企业颠覆。届时,玩具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富有个性、能互动的“生命体”。
智能硬件、生活服务类成为国内玩具市场的主导
从现有玩具市场来看,无论是国际玩具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很多都开始面临着“利润低、交互少、内容贫乏”等问题。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就应该加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巨头们正是看到传统玩具市场的“软肋”,要通过互联网模式为用户提供既满足需求,又能够提升服务价值的产品。
在超级电视领域呼风唤雨的乐视看上亲子服务市场,重磅推出亲子智能硬件“乐小宝”。据悉,该故事光机是集互联网内容及服务、软件、硬件三位一体的智能终端,涵盖讲故事、聊天、亲子内容、专家服务、防近视等五大功能服务。事实上,乐视此前在亲子领域已有动作,其推出的亲子频道涉及教育、冒险、童话和宠物等内容,拥有16万儿童视频,时长240万分钟,并与迪士尼等国际顶尖卡通品牌以及贝瓦网、起跑线育儿网等多家国内早教网合作。
除乐视外,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也依托自身优势,开始在亲子玩具领域加速布局。百度依托BaiduInside平台,将亲子类硬件作为重点孵化产品;腾讯也推出智能摄像头及小小Q机器人等硬件;360则凭借其在安全领域的成就,推出了儿童卫士手环,未来或许还将推出更多儿童玩具产品;优酷土豆日前宣布将举行智能硬件大会,消息人士透露,其将依托UGC内容分食亲子玩具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对此评论称,“无论是BAT,还是360、乐视、小米和优酷土豆,这些互联网企业要撬开的亲子领域,不仅是一个千亿级市场的大门,还是一个新的未来。”
“亲子玩具”需厘清市场定位,找准用户“痛点”
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亲子教育市场将成为下一颗耀眼的星星。从目前来看,亲子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大体包括内容产品、亲子服务O2O、亲子智能设备这三大类,市场前景广阔。但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企业要成功搭乘这趟顺风车,则需要厘清产品的市场定位,找准用户的“痛点”。
第一,早教多媒体内容正在经历销售渠道电商化、内容渠道线上化、商业模式互联网化。在2010年腾讯元老曾李青曾投资早教内容和服务网站——贝瓦网,首轮投资达到千万美元。最近,中国知名母婴网站——宝宝树与传统亲子教育机构合作推出多媒体套装。以上两例只是目前早教多媒体市场经历深刻变化的缩影,未来的变化将会更加明显。
第二,本地生活服务与互联网结合的O2O概念风靡当下,而早教以及亲子教育正是典型的围绕生活半径的服务。比如少儿MBA、线下技能和兴趣培训班、托管看护、游泳技能学习、儿童乐园、亲子摄影等等,这些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洋、广州妈妈网、19楼等传统本地社区网站已经开始基于移动产品探索O2O模式的可行性;而红孩子和宝宝树这两个母婴电商则分别涉足线下店与早教产品。
第三、儿童智能硬件,包括智能点读机、对话机器人、儿童手表、无人机、智能儿童玩具等产品,无疑将是亲子服务市场的下一个“风口”。目前互联网企业进军亲子智能硬件市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以小米为代表的纯硬件模式;二是以百度、360为代表的服务延伸模式;三是以乐视为代表的内容+服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智能硬件产品的领地早已被互联网巨头或传统硬件厂商占据,新兴企业想要在激烈的亲子服务市场竞争中寻得有利突破口,厘清产品的市场定位尤为关键。在当前智能硬件普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下,新兴互联网企业或是传统玩具企业想要介入这个领域并取得成效的话,就需要真正放弃各种“幻想”,俯下身来研究市场走势,捉住用户刚性需求,找准用户“痛点”。只有如此,才能有机会获得亲子服务市场的“入场证”。
结语:
随着互联网思维加速渗透各个生活领域,亲子服务市场开始成为互联网大佬眼中的“金矿”。国内各互联网大佬纷纷介入亲子服务市场,一出群雄争霸的戏码正在上演。这虽然得益于我国亲子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儿童玩具市场的巨大空间,但毋庸置疑的是,“亲子服务玩具市场”必将迎来互联网的洗礼,而找准用户“痛点”、厘清产品的市场定位必将成为新兴企业发力的关键所在。